本网以宣传国情国力、关注民生民意为宗旨,为基层提供学习交流、信息咨询服务,系全国信息资讯服务类门户网。
编辑:朱小姐 投稿邮箱:gqdtck@163.com
中国国情在线

十二五:城市准备好了吗?

来源:半月谈 浏览:14558 发布时间:2010-07-30 14:30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前不久在中国人口学会年会上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发展将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日益增长的城镇人口,我们的城市准备好了吗?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就业和住房将是最大的民生挑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安徽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何春直言道,“随着‘十二五’期间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将是各个城市面临的重要考验。没有良好的就业,民生就失去了根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金隆认为,当前高速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是对城市就业率的巨大考验。以8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明显不同于上一代,他们大多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对择业和薪酬具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决策者能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岗位,这是关乎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关键。

  然而,就业形势近年来却有“一年紧过一年”的趋势,观察家们认为,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来看,尽管我国劳动力“人口红利”已接近临界值,但随着大量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长期存在。因此,“十二五”期间的劳动力就业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如何解决好“十二五”期间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专家认为,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和鼓励创业将是创造有效岗位需求的最佳途径。这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创新精神和引导能力,如鼓励城市“早餐工程”,扶持“老龄服务业”等,都可发挥解决就业的巨大作用。

  合肥学院今年5月一项对1000户合肥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家庭年收入为3.5万元,属中低收入家庭;仅有37%的家庭年收入达到11.4万元,属较高收入家庭。在当前合肥市住宅商品房均价已突破每平方米6200元的情况下,前者作为刚性需求群体,很难通过购买商品房来解决住房问题。统计数字还显示,2005年以来的新就业职工达240万人,有超过一半是大学毕业生,这一数字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增加,这部分群体也存在买房难问题。

  对此,安徽省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朱德开认为,“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必须针对调查中的不同群体,给予不同的住房对策,强化分层住房机制,不能再让所有人都挤进商品房市场。

 
      三大难题考验生态安全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城市生态安全主要面临水危机、垃圾围城与空气污染三大难题。这些问题随着“十二五”的城市人口增加还将长期存在,并成为重大民生问题,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最基本的要求。

  我国是全球13个缺水国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2/3供水不足,其中超过100个城市严重缺水。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上海世博会无锡“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与水资源稀缺、能源紧张一样,垃圾围城也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绊脚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垃圾问题是我国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又一大挑战。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每年8%至10%的速度增长。

  相关专家表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垃圾构成有所不同,其中厨余垃圾占了60%。厨余垃圾容易变质发臭,对空气、地下水系都将产生严重的污染。

  与不断增加的垃圾量相比,我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速度显得滞后。以南京市为例,目前南京仅有的水阁、轿子山、天井洼三个填埋场,均已使用了15年以上,即将饱和封场。如果再不建设新的垃圾填埋场,不出5年南京市的垃圾就会无处堆放。

  我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速度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业内对处理技术和路径尚未达成一致,究竟是选择垃圾焚烧还是垃圾填埋仍在不断争论之中。

  专家表示,由于较短时间内工业快速发展、人口密集带来生活污染源增多和汽车尾气增加,大气环境形势总体上进入了多污染物共存、多污染源叠加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阶段。

  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陈如表示,在即将于明年实施的“十二五”规划必须要有应对这三方面难题的举措,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让城镇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全、更加幸福。

 

      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新思维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消弭社会不公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不二选题,特别是目前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公共服务失衡问题,随着“十二五”城市人口的增加,这无疑将成为相关部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

  有学者指出,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形势,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为公众公平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一旦社会服务滞后于经济发展,极易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荡。

  “‘十二五’期间,人口格局发生改变已是大势所趋,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城乡统筹综合考虑,实现城乡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何春说,“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民生。从空间上看,既存在于城乡之间,也存在于城市内部。”

  他透露,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或将旗帜鲜明地首次进入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之中。“从安徽目前的情况看,重点还是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和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均衡、不够协调的问题。”

  收入分配的差距和不公是目前社会热议的焦点。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指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解决大量进城人员的“转正问题”,中国的城镇化便是无“基”之谈。只有让更多的进城人员真正平等地享受市民待遇,城镇化才算落到了实处。

  对此,有专家表示,应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可以采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手段,但一些企业很可能把最低工资标准当成最高标准来执行。要弥补这一收入上的缺口,政府可以尝试在“十二五”期间扩大社会保障开支,通过养老、医疗、教育的广覆盖来缩小收入差距,而这种方法也是政府能够采取的最有效、最可操作的办法。

  中共湖北省委财经办副主任赵凌云说,我们要有宏观视野,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城市应该增加公共资源,例如公共社区组织和管理人员,增加公共环境投入,同时农村和城市要同步进行。我们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要有机结合。一方面吸纳人,另一方面要将一部分人稳定在农村,让生活在农村的人也能享受到城市一样的生活,使城镇化有序进行。

版权声明:
中国国情在线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均为用户发布或互联网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gqdtck@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