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屎蛋儿”是律师黄小山的网名,初听上去这个名字很有环保的意味,也符合黄小山这个民间环保人士所做的事情。但其实“驴屎蛋儿”就是根据“律师”来发的音。这个解释让人有点失望,但是“驴屎蛋儿”这半年来做的事儿绝不会让人失望——今年初,这个住别墅,开豪车的大律师在自家小区附近建造了一所绿房子,花了14万,只为践行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的意识能够深入人心。
7月26日,“驴屎蛋儿”的绿房子试机器,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9月初,绿房子将试运行,“驴屎蛋儿”会成功吗?他和他的绿房子又将走向何方?
垃圾减量50%
现场的垃圾处理专家都十分感叹
7月26日又是闷热的一天。北六环外一别墅区的院外,“驴屎蛋儿”的绿房子就坐落在那里。梳着莫西干头的“驴屎蛋儿”戴着白框的眼镜,身着橙色的T恤,泛蓝色的牛仔裤上好多的洞,尖尖的白皮鞋,黄小山就是这么潮。他做的事也潮——在垃圾分类方面,绿房子显然是个新鲜事物。
绿房子是什么?大约十平方米的小屋内,一个有着七个洞口的操作平台先入眼帘,而这七个洞口下面对应着七个绿色的垃圾桶,分别按照塑料、纺织物、金属、纸、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电池分类。黄小山希望通过这样的分类最大限度地把可回收物提取出来。
更引人瞩目的是一台螺旋压榨脱水机,初看上去特别像一台轧面条的机器,其实它可以吞食“湿垃圾”,进而将它们脱水以实现垃圾减量。黄小山说,绿房子其实就是一个社区垃圾分类站。
马上要试运行了,“驴屎蛋儿”想看看这机器到底吞食功能怎么样。他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和九华山庄的食堂收集了大量的烂白菜叶、莴苣叶、西瓜皮、冬瓜皮,人家一听他要做实验,就给了他五大包,回来一称,有80多公斤。
黄小山一桶又一桶地将他收集的五大包菜叶子和西瓜皮倒进压榨脱水机,一会儿工夫,那些菜叶和西瓜皮就被打得碎碎的。黄小山开玩笑说:“再剁点肉馅,都可以包饺子了。”玩笑归玩笑,还要看真正的效果。上秤一称,那80多公斤的菜叶子和西瓜皮只剩下42公斤,垃圾减量达到49%。“将近50%啊!”在场的垃圾问题专家徐海云也十分感叹。
脱水为减污染
不脱水,燃烧热值不够,很容易产生二噁英
黄小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减量50%,运输垃圾的运费就要减少一半,同时减少了对路面的污染;这50%的水分不减去,如果和其他污染物混合在一起渗透到土地里,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如果混合其他垃圾焚烧,会使垃圾焚烧的热值不够,二噁英形成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现场一位叫郭强的垃圾处理专业人士说,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有四大因素:温度、氯、氧气和催化剂,“排除二噁英就要从这四大因素着手,排除氯不太可能,因为塑料里面都会有氯,而塑料又是一主要垃圾源头;燃烧的时候肯定需要氧气,氧气这一项也就作罢;催化剂一般在铜等金属里面都存在,许多垃圾里面都有铜等金属,这一项也不太可能消除;那么只有在温度这一项做文章,因为垃圾焚烧的热值越高,二噁英产生的几率就越低。”
根据公开资料,当焚烧的垃圾热值达到11000焦耳/千克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才会较少。而厨余垃圾平均热值还不到4000焦耳/千克,这样的低热值垃圾燃烧直接导致了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在绿房子里面将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减少它的水分含量,就为以后焚烧的时候热值的升高提供了可能,“水分太多的话,热值根本上不去,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郭强另外介绍,绿房子的功能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不是说将厨余垃圾脱水了,进而焚烧就不会产生二噁英,如果产生二噁英,就要在焚烧后有消除的设备,这种设备会喷射活性炭粉,但是现在有的垃圾处理场就不喷射,因为一年就要耗资几千万啊,所以还需要一个监督机制。”
灵感源自厨房
“我家没厨余垃圾,在厨房一个机器里,直接就给处理了”
显然,绿房子寄托着“驴屎蛋儿”的梦想。做律师的他已经有两年没接活了,现在全在吃老本,这绿房子又花去他14万元。
那“驴屎蛋儿”为什么要建绿房子?这还得从2009年说起。当时要在阿苏卫建设垃圾焚烧厂,这个地方就在“驴屎蛋儿”的小区附近。当时好多人反对,“驴屎蛋儿”是其中一个。就这样,“驴屎蛋儿”与垃圾打起了交道,“如果绿房子得到认可,能够推广,我后半辈子就交给它了。”
“驴屎蛋儿”在小区里成了环保达人,而后被政府邀请去日本参观垃圾焚烧厂。从那时起,他更加关注垃圾,“本来是参观垃圾焚烧厂的,后来看到人家日本垃圾分类做得太牛了,临时都改了参观路线。”回国后,“驴屎蛋儿”思考良久,他决定唤醒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
“我去过一些其他小区的垃圾站,就是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一戴红袖标的老太太站在那儿监督,根本不行,还是混杂一片。” “驴屎蛋儿”说,他认为现在最紧要的就是要垃圾干湿分类,“咱不能像日本那样,人家都几十年了,咱首先要做到干湿分类行不行?”
由于住在美式别墅区,自家厨房里有一套设备,“我家没有厨余垃圾,所有的厨余都倒在厨房一个机器里,就给处理了,我的绿房子的想法也是从这个得来的。”说干就干,黄小山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这期间,他结识了不少垃圾处理专业人士,郭强就是其中一位。而这正好弥补了黄小山的专业缺失,“我是一个学文的,不懂机械原理,怎么把这个想法实现呢?我就跟朋友描述,说这个脱水的机器,只要把垃圾放进去甩干就可以了,就跟洗衣机似的。朋友们根据需要去找厂家设计生产……还节省了钱,原来的厂家要10多万,这个仅用了3万多。”
参与分类有奖
“我做梦都梦见居民把垃圾袋扣到我头上”
根据黄小山的设想,这座绿房子要在北京小汤山地区的300幢别墅、600个回迁户和一个中型农贸市场内进行试点,“每户都有一个档案,我会发给你们垃圾桶、塑料袋,我要搞垃圾投放的实名制,每个垃圾袋上都有你们家的门牌号,要求你们定时定点把垃圾放在那里,然后我会把你们扔出来的垃圾拉到我的绿房子,按照干湿两种不同的垃圾,进行一次预处理。”
为了让周边居民给予配合,黄小山除了打算发放千余份宣传册外,对于居民还有奖励,按照黄小山的想法,凡是满足分类包装和定时定点投放的家庭,“绿房子”会根据垃圾袋上的门牌号进行登记,每月末、每季度末、每年末都会举行规模不等的抽奖。“或许你的垃圾只卖了几元钱,却抱回一个平板电视。”黄小山说,在这种刺激下势必会有很多人从被动转向主动。目前,全国已有6个环保组织答应各派两名志愿者,帮他运作“绿房子”。
那么,周边居民的配合至关重要。黄小山坦言:“肯定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我做梦都梦见居民把垃圾袋扣到我头上。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绿房子的必要。”
按照黄小山的设想,“绿房子”要实现承上启下的功能。具体说来,“承上”就是帮老百姓完成垃圾分类,“启下”就是把干垃圾分成七类,最大限度地把里面有用的东西拣出来;把湿垃圾用破碎机打碎,通过脱水机脱水,再与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对接,“我现在想为这事儿建一个网站,每天做一个绿房子的日记,希望我们的政府也好、专家也好,我最欢迎的是老百姓,都关心这个垃圾,因为垃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产出的,也希望用量化的数字来说明,市民的生活垃圾真正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希望以此为基础,能给政府制定垃圾政策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