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精神之渠是相通的——当代红旗渠精神引发愚公故乡人共鸣
新华网郑州10月18日电(记者李亚楠)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提炼、阐释的“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在愚公故里济源市引发广泛共鸣。大家认为这种精神也昭示和鞭策着济源未来的发展,同这里正弘扬的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一脉相承。
神话里,太行、王屋并称;现实中,济源和林州同样山多水少,石厚土薄。上世纪60年代,紧跟着林州人开山凿石的脚步,济源人艰苦奋斗,10年间,愚公儿女凿通66个隧洞,闯过80多处险山恶崖,跨越200多条河谷,终于在1975年建成一条12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引沁济蟒渠。
曾获评“新愚公”的济源市政协原主席李长会说,红旗渠精神是新中国儿女对愚公移山精神的一种实践、体现和延伸,他们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洋溢着英雄气概和理想主义,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形势下,总结当代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并予以传承发扬,正当其时。
如今,距1945年毛泽东发表《愚公移山》讲话已过去了60多年。凭借愚公移山精神,济源已从河南偏处一隅的小县一跃成为省辖市,当初大山锁道的穷乡僻壤也成为河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相传曾为愚公居住地的王屋镇愚公村面貌大变:土坯房全成了砖瓦房,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流到锅里头,依靠农家乐旅游,有些农户的年收入甚至超过10万元。
44岁的白素兰在自己的“愚公一号人家”忙里忙外,招呼客人。她说:“不管哪种精神,都是要瞅准目标死命干,有那劲头就能成事,没那劲头就成不了事。”
富起来的愚公后代还需不需要“移山”?王屋镇竹泉村村支书王健给出答案:要。王健的3个孩子都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在物质上他什么都不缺,但村里缺地、缺团结。3年前,当上村支书的王健,硬是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削平了一座山头,铺到河道里,平整出800多亩土地,让村民人均耕地从不到4分涨到了1亩多,有了发展,矛盾也迎刃而解。
王健说,林州人开山凿渠,我们平山造地,精神是一样的。“不管愚公移山精神,还是红旗渠精神,归根结底就是靠实干为百姓解决问题,这是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的。”
相比以往,愚公家乡虽然富了,但困难还有很多,怎么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王屋镇党委书记张啸对这一提法颇为认同。为保护山区森林生态,王屋镇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养殖、种植等绿色产业,如今靠着土地流转、高效农业,有些农户一亩地的收入能达到5000元。
“对王屋镇来说,即使客观上会增加我们发展的困难,也不能为了致富而不顾其他,毁坏生态,这就是我理解的难而不惧、富而不惑的精神内涵。”张啸说。
这也是济源市发展的缩影。据济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和正新介绍,济源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8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给指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移山造地——让工业出城,让项目上山。
济源北部山区的孔山多年荒芜,西部山区的虎岭风化严重。几年来,济源市投入数亿元,移走了孔山,铲平了虎岭,规划建设出玉川和虎岭两个产业集聚区,整个区域可开发利用山坡地近3万亩,可满足济源今后20年内工业发展用地的需要。如今,昔日的乱石荒坡已入驻多家龙头企业,成为一条新型的环山工业长廊。济源市委书记赵素萍说,济源要大力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和当代红旗渠精神,努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