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东风,中国企业终于昂首走向世界,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巨头更是笑傲世界500强之林。但遗憾的是,当21世纪福克斯出品《阿凡达》笑纳200亿票房;贝塔斯曼、新闻集团在全球攻城拔寨的时候,在国内尚没有与之一决高下的文化企业。
这一切将被改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此次全会不仅吹响了“文化强国”的号角,更再次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可以期待的是,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扶持下,文化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新引擎。而奥飞动漫等一批优秀的广东本土文化企业,也有望借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春风,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迪斯尼。
产业前瞻:文化产业将涌现四大潮流
潮流一
资本加速流入文化产业
2009年7月,国务院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4月,九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在政策的推动下,资本快速向产业聚集,数批相关的文化产业基金迅速成立并进入投资期。
今年4月,由建设银行发起的中国首只文化产业基金——建银国际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正式启动,规模20亿,投资范围涵盖出版、影视、网络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电影集团等业界龙头均在投资人之列。
而市场嗅觉敏锐的VC和PE在内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开始杀入文化领域。2010年上市的文化企业中,12家企业在上市前均获得了股权投资,占上市企业的75%。在投资机构中,不乏中科招商、达晨创投、红杉资本等一些知名股权投资基金。
“文化+金融”的文化产权交易也开始成为潮流。仅2010年,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沈阳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所、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相继成立。
《决定》提出,“推进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有效对接,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扶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可以预见,闻风而动的金融资本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掘金力度,而在资本运营和金融创新的催化之下,文化产业将步入跨越式发展。
潮流二
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
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正是通过兼并收购,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将一个普通地方报业公司变成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
而多而不强,分而据之是中国文化产业企业经营的现状,可以预期的是,未来通过兼并重组等外延手段合纵连横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一大推手。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企业传媒企业跨行业、跨区域重组有望迎来窗口期。
《决定》提到,“要在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网络业、影视业、出版发行业等领域,选择一批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其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尽快成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提高产业集中度”。
春潮早已涌动。据统计,2010年,境内上市文化企业就出现了26起并购重组事件,超过2008年至2009年并购重组事件的总和。其中,出版传媒、粤传媒、赛迪传媒的并购重组事件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新闻出版“十二五规划”提出深化行业改革过程中,将打造新闻出版业的航空母舰,“做优做强一批,联合重组一批,打造一批专精特,退出市场一批”。国金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王铮提出,未来几年出版发行业并购重组有望提速,有能力实现跨地区、扩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集团将迎来产业集中度提升的时代。
潮流三
改制上市风起云涌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目前国有企业构成了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主体,《决定》提到,“未来的主要任务仍然在于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并着力培育骨干企业”。
财富证券分析师易卓判断,未来政府将督促文化传媒国有企业改制完成,加大相关公司的投融资政策支持。届时,将有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国有或者私有文化传媒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新闻出版企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转企改制,跨媒体、跨区域、跨行政级次、跨所有制重组开始向纵深推进。2010年末,在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出版社中,共有118家出版社全面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为跨行政级次重组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随着浙报传媒、出版传媒等国有新闻出版企业的成功上市,新闻出版企业上市开始被各大投行争抢,据了解,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约15家出版企业的上市工作已全面启动,板块整体关注度会得到提升。
潮流四
文化出口将成为新亮点
无论是迪斯尼的动画、日本的漫画还是今年来来势汹汹的“韩流”,让中国企业意识到,卖产品更要卖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而在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已经取得的规模与成果基础上,“走出去”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也将得到政策的积极扶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出口全面提速,从2001年到2010年,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2.8倍和8.7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从2003年的9:1下降到2010年的3:1。
“政府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税收优惠政策,将来可能在支持文化发展和开放方面,也会出台力度更大的财税支持政策。”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关人士日前表示,如果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力度,对于文化产业走出去是会有帮助的,特别是在国外市场演出、参与活动、收购文化项目等方面。
掘金股市:文化传媒股还有“第二波”
在六中全会前后,文化传媒板块受到市场普遍关注。Wind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中信传媒板块累计上涨6.21%,大大跑赢了同期的上证指数。随着后续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具体产业扶持措施的落地,预计未来文化传媒板块仍然具备良好的投资机会。
公司:奥飞动漫(002292)
推荐人:申银万国 万建军
核心观点:2015年国内动漫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作为国内最具价值的动漫产业平台,奥飞动漫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布局的动漫企业,国内唯一由民营企业运营的卫星电视频道、覆盖全国的渠道资源。考虑到动漫产业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动漫公司投资标的稀缺,市场对公司将维持乐观预期,给予6个月目标价24.5元(昨日收盘价18.5元)。
公司:华谊兄弟(300027)
推荐人:国泰君安 高辉
核心观点:未来几年,华谊兄弟依然直接受益于银幕覆盖率的快速攀升带来的单片票房的增长。而居民人群观影需求提升则带来我国人均观影次数的增长,目标价21.0元(昨日收盘16.47元)。
公司:光线传媒(300251)
推荐人:中信证券 皮舜
核心观点:目前影视行业繁荣环境,且公司拥有强大的内容和渠道互动优势,以及“隐形卫视”独特的商业模式,建议投资者从公司所拥有的独特平台价值上着眼,从中线积极把握其投资价值。
专家支招:广东文化产业要提升“含金量”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十年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广东取得了突飞猛进式发展,广东涌现出美的集团、华为等国际知名的企业。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春风中,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会涌现生出哪些标杆性企业,会不会走出像迪斯尼、维亚康姆般的全球文化巨擘?
2010年7月,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汪洋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强省建设的思想认识,明确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定位,确立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路重点,完善文化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坚定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心,而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也正在南粤热土上崛起。
广东本土的奥飞动漫,2010年,公司成功收购嘉佳卡通,成为唯一拥有动漫频道经营权的民营企业,并通过合作方式,电视发行传播合作网络覆盖中国、辐射海外,加上覆盖广阔的玩具营销网络,被誉为最有迪斯尼潜质的中国企业。
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广东曾经走在前面,流行音乐起源于广东,影视制作也是广东喝了“头啖汤”,广东如何抓住文化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南方日报记者请来三位专家,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支招。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代月强:
借广交会平台加快自我推广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标题和总纲领,必须有相应的资本作支持,需要企业和资本的介入、具体的措施,才能令产业活跃起来。因此只有建立一个资本制度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使文化产业现状有根本上的改变。
广东一直敢为天下先,其一要强调广东人的创新意识,这是广东一个先天的优势。其二,可借展会之便,例如充分发挥好广交会这个平台带给广东的优势和益处,要让产品和作品在市场上的交易建立起来,使其活跃化,有产品的交易以后才会有比较好的发展,也可以引导海外资本介入交易。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副教授庄宇新:
广东可做发展文化产业销售基地
文化产业发展最关键的是在基础的制度上,中国文化体制存在较大问题,官方管控太多,市场功能不全,配置资源不够合理。业内有关学者曾指出,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由政府统包统揽,文化体制机制混沌,造成本应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因长期投入不足而滞后;应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也只能依赖政府支持,放不开手脚。
在文化产业上,广东在基础上的比较优势虽然不如某些省区,但广东的市场潜力更大一些,因此广东发展文化产业不一定是生产基地,可以是销售基地。目前我国在动画产业上的配置资源不合理。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谭天:
广东要提高文化产品含金量
说到广东发展文化产业,广东有其优势,广东是个文化强省,为发展文化产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在这方面广东也有其不足:一是有文化没产业;一是有产业没文化。只有文化和产业得以较好的结合,以文化为底蕴,再加上市场化的操作,使得文化更好地转变为影响力和生产力,广东需要的是这样的发展。
广东如何能保持优势,首先不要太功利,总是对文化进行粗加工,走低端产业的路线,要提高文化的含金量。其次要了解好什么是文化产业?是与文化沾边还是那种有传承意义的有深厚底蕴的文化。总之清晰文化产业的核心,把它整合提炼出来。不然就只能沦为其他文化的服务商,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广东要寻找出有自己特色的、原创的东西。
时代背景:经济转型需要文化产业“添柴”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及社会转型的重要窗口,过去三十年高增长赖以维系的低附加值制造业已经无法再支撑起中国下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人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转型后如何容纳中国庞大的就业人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必然选择,而文化产业又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分,必将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受益。
从其他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文化产业通常也是在转型期间取得了高速发展,例如美国大萧条和日本滞涨时期,虽然其他产业停步不前,但文化传媒产业却得到了长足发展。
美国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产业强国,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视票房收入都在美国。美国规模化的文化产业目前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占世界电影产量不足十分之一,却可以占到全世界电影票房的70%。
提起韩国,自1998年金大中出任总统后,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韩国随即启动了政策、法规、组织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将文化产业推向了有序的快速发展道路。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文化传媒产业是一个受到控制较为严格的行业,体制改革红利在这个产业中的作用尚未体现,中央在此刻提出了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口号,很可能会激发民间的投资热情,释放新一轮的改革红利,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代月强表示,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像英国,文化投资的渠道是多样的。有政府拨款,基金会资助,也采用非常规的投资方法,鼓励企业赞助文化艺术的同时,也鼓励全体公民自愿支持文化事业。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但不“包办”,而是采取政府推动,政府和民间一起投入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