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之所以坚持看春晚,一是已经形成了习惯,把春晚当做必不可少的“年夜饭”;二是年三十晚上许多电视台转播央视春晚,可选择余地较小;三是期待赵本山的出现,能够带来新的笑点。所以许多观众都硬挺着、痴等着,一边观看,一边埋怨。这种看似“收视一统”的壮观场面,很容易让春晚的主创人员把自己的认可,当做百姓的认可,把自己的快乐,当做观众的快乐。
黄一鹤说,做电视文艺要心怀百姓。不能从自我好恶出发,要真正了解观众喜欢什么。春晚跟一般的晚会不同,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里面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观众累了一年了,全家人围在一起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这里有高兴的心情,也有积攒了一年的烦躁。要从节目上关注他们的心理,跟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他们才能喜欢。
在这里必须承认,这些年,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值得赞美的建设成就和值得歌颂的社会风尚确实很多。但这不等于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差距。歌颂进步、庆祝丰收和倡导文明,能够给观众带来快乐。而鞭挞丑恶、伸张正义和维护公平,也能使观众开心、顺气。但综观近几年的春晚节目,最容易出彩儿的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在这方面都乏善可陈。即便是大腕如赵本山,也多是拿小人物的自私、愚昧和误解作笑点,虽然也能达到让人几十秒钟笑一次的效果,但这种源自社会底层的“包袱”和笑料却让人感觉到一丝难言的苦涩。
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和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走到生活深处,走进人民心中,把艺术才干的增长、艺术表现能力的增强深深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所以,现在的春晚,要想赢得观众的喜爱,主创人员必须要跟上时代,聚焦民意,在节目的思想性上下一番功夫;要走到生活深处,走到人民心中,看一看老百姓在干什么,听一听老百姓在说什么,搞清楚人民群众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既要准确反映老百姓的快乐和喜悦,又要关心他们的烦恼和呼声。只有这样,春晚,才能成为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