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北方干冷,南方湿冷,遭遇了连续第二个“冷冬”。除了我国,从亚洲到欧洲,不少地区遭遇罕见的寒潮暴雪袭击,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历史纪录。很多人产生疑问:气候,是否已经开始变冷?
实际上,这也是国际科学界存在争论的问题之一。在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上,科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同认识,甚至是相反的看法。
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
欧亚地区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
记者:国内外都有专家认为,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即便有所升高,也是微不足道的。还有人认为最近十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停滞了。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罗勇:最近几年,近百年全球和我国地表平均温度均显著升高的事实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过去百年全球温度升高是真实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到目前仍然没有停滞。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停止或者在向变冷的趋势演变,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加了0.74℃。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陆地表面升温速率加快。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一年,2001—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十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一份最新声明中指出,2011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20世纪中叶的基准温度偏高0.51℃,为1880年以来第九热的年份;迄今为止,全球最热十年中,除1998年以外,其余9年都出现在2000年以后。另据美国海洋大气局的监测结果,2011年与1997年并列为1880年以来的第十一个最暖年份。而且, 2011年是1951年以来所有“拉尼娜”年(“拉尼娜”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水事件,在“拉尼娜”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相对较低)中最暖的一年。尽管这两个机构所使用的资料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但一致认为201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和东北亚地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地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新纪录,但放眼全球,还有很多地区温度很高,比如北美地区。从全球平均来看,2011年12月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十个最暖的12月;2012年1月是第十九个最暖的1月。因此,仅凭过去这个冬季某些地区温度偏低就断言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尚无依据。实际上,某个冬季的冷空气活动,属于天气尺度的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不同,后者要考察几十年以上的变化。因此,这次寒冷天气事件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
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去年11月发布的中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显示,1951年以来,我国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1.38℃,约合每十年上升0.23℃,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升温尤为显著。2007年是近百年我国最暖的一年,2001—2010年是最暖的十年。根据《2011年中国气候公报》,2011年全国平均气温9.3℃,较1971—2000年平均偏高0.5℃,位列1951年以来的第十四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十五个偏暖的年份。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寒冷天气在总的趋势上是减少的,但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会发生冷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普遍比较暖的大背景下,突发一次冷的事件,其影响可能会更为严重。
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主因
记者: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很可能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但也有观点认为,人类活动并没有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
罗勇:最新的观测数据和计算机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支持了“观测到的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这一评估结论。
首先是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表平均温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且二者的上升幅度都表现为人类排放源较多较强的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二是温室效应的基本物理定律能够很好地解释“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增暖”以及“高层大气变冷”的现象。三是只有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通过模拟而再现出近百年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四是在地表—大气—海洋温度、水循环、冰冻圈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方面的变化中,越来越多地分辨出人类活动的影响。
任何目前已知的自然因素都无法解释当今全球变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无论是采用严格的统计分析,还是利用气候模式模拟作为分析手段,近百年全球增暖趋势都不可能归因于已知的其他任何一种自然因子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气候增暖。近30年对太阳辐射的卫星观测表明,太阳活动没有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而且太阳活动的自然变化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还不到温室气体作用的1/10。强烈的火山爆发虽然会对地球大气起到降温作用,但这种事件出现频率低、影响时间短。
气候模式预估:本世纪末之前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将继续变暖
记者:计算机气候模式可信吗?比如有人对气候模式有一些质疑,认为把一些参数调一调,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
罗勇: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气候模式是描述地球系统的物理定律和数学方程组,并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求解,是从天气预报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气预报模式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天气预报的主要预报工具。近几年来,世界不同的气候模式小组研发出了具有更高分辨率以及对物理过程有更好表述的气候模式,在气候变化的原因辨识和未来预估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事实上也是目前唯一的能够做定量、客观研究的一种手段。
气候模式已经被证明具有模拟和复制现代气候的能力,对古气候也有明显的模拟能力。20年以前气候变化的预估结论,和这20年的观测基本上吻合。所以,基于这样一些理由,我们应该相信气候模式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它依然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是值得相信的。
记者:气候模式的最新预测结果是怎样的?
罗勇:最新的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表明,本世纪末之前全球和中国的平均温度将会继续升高,气候仍将继续变暖,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增幅最大,未来全球大部分地区海冰和积雪都将减少,海平面将会继续上升。
全世界12个主要气候模式的预估结果表明,到2100年,在温室气体低排放情景、中排放情景、高排放情景这三种情况下,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可能分别上升1.3℃、2℃、4.3℃。
此外,根据气候模式预估,在低、中、高排放情景下,21世纪末我国年平均温度将比20世纪后20年的年平均温度分别增加约2.5℃、3.8℃、4.6℃,比全球平均的温度增幅大。未来我国气候将会变得更暖。
如果气候变暖速度过快,影响将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记者:气候变暖带来的并非全是坏消息,例如东北地区随着温度上升可以种水稻了,增加了粮食产量。全球气候变暖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罗勇:对气候变暖的利弊分析,存在广泛争议。根据很多学者的研究,在地球历史上,暖湿的时期应该是有利的,冷干的时期是不利的。比如说,人类历史上很多次战争或者文明的衰亡,往往都发生在冷干时期。从过去的历史来看,暖的时期相比冷的时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有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人类社会长时期处于农业社会,冷干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
但是目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人类社会高度发展,已经不再是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已经不可与人类早期文明时期相提并论。举一个例子,比如像2008年初南方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了严重影响。实际上,这次灾害在1951年以来不是最强的一次,1976—1977年冬天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比2008年初还要严重,但是那时候影响就没有那么大。因为以往温度低、降雪多,我们在家里不出来就行了,但是现在我们高度依赖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同样一个灾害发生,强度和影响的范围是跟历史上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又比如气候变暖的一个主要后果是海平面上升,这对农业影响不大,但对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将造成巨大影响。这是人类早期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暖湿气候一定是有利的。
我的看法是如果在未来的50到100年间,气候是一种缓慢变化的话,应该说利和弊是并存的,但是如果变暖的速度过快,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来不及去适应的话,这种影响应该是负面为主的,甚至有可能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