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 新华社记者 施鳗珂 编制
北京时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这个世界最深海沟写下了目前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深纪录。
深度——
稳坐7020米海底,缔造同类型深潜器的“世界之最”
北京时间6月24日4时30分,“蛟龙”号7000米海上试验队举行出征仪式,5时29分潜水器开始注水下潜,到5时40分深度已达400米,下潜速度为每分钟42米,三名潜航员叶聪、杨波和刘开周感觉良好。6时44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轻松超过3000米。到7时40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超过5100米。
8时28分,潜水器第一次抛载。8时50分许,潜水器到达7005米,突破7000米。9时15分,“蛟龙”号坐底深度稳定在7020米,开展了相关作业。11时53分,潜水器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抛载返航。15时26分,潜水器浮出水面,16时12分,潜水器顺利返回至甲板,潜航员安全出舱。全部试验过程历时672分钟。
本次下潜试验,“蛟龙”号进行了两次坐底,取得两个非保压水样和一个保压水样。在返航途中对可调压载系统进行了复核,发现注排水功能正常。本次试验完成了预定的试验任务,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7000米海底,潜航员还向三位神九航天员发出祝福,祝福同一天进行的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蛟龙”号下潜至7000米深度,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研究员介绍说,“蛟龙”从2002年立项伊始,到2009年开始1000米级海试,直至今日7000米级海试,整整用了10年时间,几代人为之努力。据专家介绍,在目前世界各国用于科学调查研究的同类型作业载人深潜器中,“蛟龙”号也是下潜得最深的一个。
广度——
可以取水样、拍海底,更有能力进行地质和资源调查
“很激动也很兴奋。作为研制和试验人员,我为‘蛟龙’号的表现感到自豪和骄傲。” 完成突破7000米深度目标,回到母船甲板的首席潜航员叶聪说,此次下潜比前面几次下潜往前跨了一步,突破7000米深度。并且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坐底、拍摄海底景象、取水样和布放标志物等活动,取得了7000米海底的珍贵资料,证明了“蛟龙”在7000米级深度具备良好作业能力。
左潜航员、声学专家杨波说,在7020米的海底,听到了来自北京的问候,感到十分亲切。作为研制人员,能够亲身体验“蛟龙”号7000米级的作业能力,验证它在7000米海底观察地形地貌的能力,感到十分幸运。“我们会一鼓作气,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的全部任务。”
“深度意味着广度,广度又代表了干活的能力。7000米不仅仅只是深度,而且也显示了我们的干活的能力,深海调查研究的能力。”徐芑南介绍说,“蛟龙”号用采样篮完成布放和取样等动作,意味着同样也可以把各种物理、化学传感器放在海底并且拿回来,具备了在7000米海底进行地质和资源调查的能力。
规划——
海上试验后转向业务化运行,或开发一系列深潜产品
首次突破7000米深度后,“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还没有全部完成。徐芑南说,“蛟龙”号每一次试验结束,都要进行检查维护,这次也不例外,将继续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深潜做好准备。
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
据刘赐贵介绍,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应用队伍,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针对目前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需要,并根据‘蛟龙’号的实际技术状态,我们计划在西南印度洋、太平洋等重点关注区域开展试验性应用的调查计划。”刘赐贵说。
一套开放的、共享的运行机制是提高“蛟龙”号使用效率、扩大“蛟龙”号影响力、促进深海高技术装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刘赐贵说,考虑海洋不同方面的需求,“蛟龙”号将有可能开发一系列深潜产品,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日常业务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