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以宣传国情国力、关注民生民意为宗旨,为基层提供学习交流、信息咨询服务,系全国信息资讯服务类门户网。
编辑:朱小姐 投稿邮箱:gqdtck@163.com
中国国情在线

关于移民文学中的中国本土元素——应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主席梦娜女士诚邀所作

浏览:103811 发布时间:2024-05-20 14:11

       一、移民文学定义之我见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移民文学中的中国本土元素。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移民文学”的定义做一些深入探讨。

       何谓“移民文学”?百度和360百科的定义基本一致:“移民文学就是外裔移民用所在国语言写作的文学作品。”百度搜索,“美国移民文学”则与上述定义又有些微不同:系指居住在美国的“外裔移民用英文写作所发表的作品”。搜索中还发现,“移民文学”还有另外一种定义:“海外文学家描写的国外的生活的文学。”

       笔者认为,上述定义都不是十分准确,起码表述不够完整。既然定义“移民文学”是“外裔移民用所在国语言写作的文学作品”,那么外裔移民用本国、本民族语言或用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意大利文等其他文字创作的文学作品难道就不是“移民文学”了?而“美国移民文学”的“外裔移民用英文写作所发表的作品”之定义就更加狭窄了。难道外裔移民除了用英文写作外,用其他文字写作的作品都不是“移民文学”?而“海外文学家描写的国外的生活的文学”这一定义不仅不全面,也不确切。那些出自移民作家之手带有自传性、回忆性的关于本国本民族生活的作品,或其他题材的作品,难道也要排除在“移民文学”之外?

       鉴于相互矛盾、存在瑕疵的诸多定义,应该对“移民文学”重新进行一个准确定位。

       笔者认为,“移民文学”的定义其实并不复杂,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即可概括:“移民文学”就是“移民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移民文学”研究专家赵一方在《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一文中,对华人“移民文学”,定义为“旅居海外的华人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笔者是赞同赵一方这一观点的。

       当然,“移民文学”作家还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概念。

       以作家身份来划分。包括在不同国度生活居住的所有移民作家,而不是专指华文作家。比如美国,凡是移民到这个国家的外国籍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均系“移民文学”范畴。如来自日本、俄罗斯、印度、加拿大以及亚、欧、非、澳、南美等所有国家的移民作家,均应称为“移民作家”。不过,我们通常所说的“移民文学作家”,实际上是专指“华人移民作家”的。但这只是狭义概念。因为华文移民作家或“华人移民作家”只是整个移民作家的一部分。

       以作品题材来划分。也有狭义、广义两种概念。仅以华文移民文学为例:狭义的是指华人移民作家创作的作品;而广义的则应该指所有作家包括国内华文作家创作的反映华人移民生活的作品。关于这一概念,也许还会有争议。因为有人会说,华人移民作家创作华人移民生活以外的作品,难道就不是“华文移民文学”吗?当然应该是,不管这个作家来自哪个国度,只要是反映华人移民生活的作品,都应属于华人移民文学范畴。但目前大家的共识是:“华人移民文学”,是专指移民某国度的来自两岸三地所有华人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里还有“华人”与“华文”之别。华人作家可以用任何语言、语种来写作,包括本民族语言。而“华文”则是专指华文写作,也称“华文作家”。有的华人作家用英语或其他外族语言写作,就只能称“华人作家”,而不能称“华文作家”。

       其实,华文文学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在定义华文文学的时候,起码应考虑三种因素:一种是华人移民的华文文学,第二种是华人后裔的华文文学,第三种是非华人的华文文学。由于主体不同,他们创作的趋向以及特征和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华文文学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才会在世界文学之林中独树一帜。

       二、华人作家应坚守本土民族元素

       厘清“华文移民文学”这一文学名词的定义,下面我们还是回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关于“移民文学中的本土元素”,或“移民文学中的民族元素”。

       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华文月刊》,自2018年改版增设“世界华文作家作品选”栏目以来,已先后刊发83位海外华文作家的310多篇(首)作品,其中反映华人移民生活的作品约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他百分之四十系反映世界各国风土人情或他乡异域生活。在反映华人移民生活题材的作品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描写故乡风土人情的怀念或回忆文字。

       笔者认为,在“华文移民文学”中,描写故乡风土人情的作品,所占比例和分量还远远不够。笔者始终坚持,华人移民作家不应该仅仅是使用本国文字进行文学创作,还应该在作品中增加更多的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元素。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我觉得在海外发展最好、且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就是烹饪。无论是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还是加拿大的温哥华、法国的巴黎、荷兰的鹿特丹,等等,中国烹饪始终以它独有的中华民族元素在异国他乡扎根立足,且长久不衰。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中国厨师放弃中餐厨艺而去开西餐馆,那还能称为中国烹饪、中国饮食吗?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特别在文学方面也有着博大精深、独步世界之林的成就。无论散文、诗歌还是小说、戏剧,都是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然不应夜郎自大,但也不必妄自菲薄。作为华文作家,学习和吸收西方或世界其他国家好的东西是完全应该的,但也绝不应丟弃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总之,华人移民作家不仅对本国民族文化应该拥有高度的认同和热爱,还应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搭建中外友谊桥梁和纽带,担负起一份责任和义务。

       中华民族元素博大精深,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涵盖建筑、服饰、饮食、陶瓷、丝绸、宗教、历史等;二是有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学表现形式,无论是先秦两汉歌赋散文,还是唐诗宋词元代杂剧以及明清小说,都有中华民族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三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风情,包括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生产、生活习俗。在文学创作上,只有这些元素的注入,才会极大地丰富华文移民文学内涵;才会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学,成为真正的华人移民文学;才会独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从而富有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

       三、海外华文移民文学发展轨迹初探

       在德国,有些华人移民作家是用德语写作的。严格来说,这些用德语写作的作家只能称为华人移民作家,不能称为华文移民文学,哪怕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华人移民生活也不应划归华文移民文学范畴。美国华人移民文学也存在这个问题。在美国居住的华裔作家中,比较著名的有汤婷婷谭恩美。她们两位不但拥有很多读者,而且甚受评论家赞赏。她们的作品和题材,都与中国有关。但她们作为第二代移民,是用英文写作的,既然如此,就不能再称为华文移民作家。

       海外华文文学的蓬勃发展,既有华文作家的自身努力,也有其他因素的助推。2018年,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和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就是助推海外华文移民文学发展的一次成功活动的典范。这次论坛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源远流长,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更多中国人离开故土,走向世界,华文文学获得长足发展。一大批身处世界各地的海外作家助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由此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当代文学的宝库。这次论坛,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地区的12位华文作家、14位评论家做了发言和演讲,后来主办单位还结集出版了《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文集》。在这次论坛上,有专家指出:近期的海外华文文学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前些年当我们研究海外华文文学、谈论海外华文文学意义时,比较多的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谈的。而近十多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已经具有双重价值:既具有文化学上的价值,更具有文学意义上的价值,尤其近些年,它的文学意义更加凸显。

       华文文学面临一个大时代,也面临着大挑战。现在所有的华人移民作家所面临的,跟以前的华人移民作家或侨民作家不同,因为中国不再是一个弱小、挨打、被迫、无奈的国家,祖籍国的由弱到强,逐渐的繁荣崛起,对每一个移民作家在心灵、心理、创作上都有很大影响,所以这一代的移民作家不同于当年的移民作家。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质,但同时又面临很大的挑战,那就是商业化问题。电影、电视剧的改编,出版社的选择,有时会迫使作家在写作时牺牲自我。还有一个就是自媒体、新媒体的介入。现在新媒体文学平台,包括网络文学,他们主要关注两条,一条是法规线,另一条是点击率。只要不触碰法规,点击率高,就是好的,这对文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海外华文作家还面临一个突出问题,即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性在哪里?它与中国本土文学有什么不同?与所在国的主流文学又有什么不同?海外华文作家必须明确认识到:要想立足于世界移民文学之林,就要真正把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展示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独特”,即独特的经验、独特的主题、独特的表达方式、独特的思考……它应该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从创作和研究等诸多方面,都应该是独特的“这一个”。

       近年来,华文移民文学取得的成就令人欣喜。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她已具备很多新的特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边缘写作,但“边缘“这个词已不再是我们过去意义上那种社会的边缘,而是相对地进入了社会主流的边缘,是主流与核心的边缘;新的边缘,产生新的写作视点、写作风格、写作特色。第二个是身份变化,从移民变成了公民。公民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忠诚,意味着义务,意味着一些放弃。所以公民身份的写作和侨民身份的写作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新的变化,也一定会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第三个是创作上的自由度。几乎所有移民文学都存在一种现象,即心灵的流亡。就是在取得新的公民身份之后的心灵流亡,跟过去的侨民文学时代所谓的落叶归根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主动的“隔”,一种自我放逐的流亡。来自中国的移民,始终拥有一种中国情结,一种对中国文化刻骨铭心的眷念。他们的这种中国文化情结,决定了他们心灵的永远流亡。写作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但流亡是永远的,为灵魂而写作是永远的,背着灵魂行走、思考,也是永远的。

       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具有特殊属性与独特意义的文学。她是所在国的少数族裔文学,对所在国的主动融入与客观之“隔”,对祖籍国的挚爱——这份爱因为时间、地理、身份上的阻隔而愈发深沉,这些都使得海外移民作家有着特殊的经验、特殊的视野、特殊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多面性和不可替代性,别的作家写不出来——所在国的主流作家写不出来,中国的当代作家也写不出来,只有海外作家才能写得出来。另外,海外华文文学有很多题材是别人无法写或者写不好的,甚至是除了“这一个”国家的华人移民作家,其他国的华人移民作家也是写不好的。“背着灵魂去流浪,背着灵魂回家乡。”这是海外华文文学最独特的创作内涵与创作特色。华人移民作家,应该珍惜这些独特性,并以此在世界移民文学之林中去抢占自己的应有地位——说到底,这是海外华文作家应有的时代担当。

       文学博士、从事华人新移民文学研究的丰云女士,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移民文学》,是一部关于新移民文学的专著。本书从融合与疏离的背反或双重视野,展开对华人新移民文学的研究,提出了“混杂化与二元化并存”的观点。作者对新移民文学创作中女性性别意识的重构和男性心理优势的失落的分析,对新移民作家在语言表述上的“非在地化”的判断,以及对其背后隐在的情感疏离化的解析,都别具新意。而在展开对新移民文学的研究时,作者尤其关注它与20世纪中期以来的全球飞散现象的联系,并通过这种关联,触摸到全球化时代的华人新移民在飞散状态下,其精神维度上的微妙变迁,楬橥出新移民文学超出华人写作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四、海外华文作家应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己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掀起一股强烈的移民热潮,很多中国人跟着这股移民潮选择去国外学习、生活,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被外国文化所同化,而是一边在国外生活,一边仍然不停地进行文学创作,这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新移民文学。他们在继承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国外开放的文学思想的熏陶,他们为文学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对中国的现代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海外华文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是否还肩负着某种道义和责任呢?笔者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海外华文作家,无论是侨民还是公民,都不应忘记或丢弃中华民族这个“根”。所以,我在应“首届欧华新移民文学(荷兰)论坛暨汉语新文学的欧洲传统与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者梦娜女士邀请时,在祝贺词中就提出华文移民文学应当承担三大重任,即“弘扬中华文化,构建纽带桥梁,推出文学精品”。

       1.弘扬中华文化

       移民作家由于长期旅居海外,对当地的文化有着不一样的解读,而这种新的文化观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 ,必然会产生新的文学审美。新一代的移民作家大多出生于中国,曾经接受过中国的文学熏陶,这一批文学作家都经历过与国内作家相似的生长环境和教育内容。他们的亲身经历大多来自中国这片土地,当他们移民到海外之后,又受到诸多国外思想和西方文化的熏陶,使其创作出的作品具备中西结合的特点。他们用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文字诠释深厚的中华文化,这就使新移民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从而带领新移民文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所以,我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海外华人文学的首要责任。

       2.搭建友谊桥梁

       海外华文作家融入自身真实的经历和丰富的情感,所描写的大多是移民中的所感所闻,且大多真实而刻骨铭心,这不仅是个人的经历,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新移民文学作家大多都在致力于改变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落后萧条的印象,他们用文字表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国际舞台上重塑中华民族被曲解和丑化的形象,让世界能够重新正确地认识中国这个有着绵延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更进一步地理解中华民族真实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民族精神。

       如果将新移民文学比喻成一株植物,那么它的根植于中国,它的枝叶则开在他乡。新移民文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这一新的文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移民文学中只将创作情感集中在思乡、离愁等方面,而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和情感对中国移民在海外的地位进行确认;二,推动了中国价值观和民族修养在世界的传播,展现了中国人对世界文化融合的思考。这些移民作家从中国文学中吸收养分,并利用其身处国外文化中的优势,将中国文学以一种更加容易被外国读者认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搭起一座桥梁,这不仅仅体现了中国社会逐渐开放的态度,也更能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包容共生的人文情怀。

       3.推出文学精品

       2014年11月,首届“中国新移民文学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这次盛会齐聚了包括严歌苓、陈瑞琳、张翎等在内的近百名海内外知名华人作家。会上,旅居海外的作家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大部分作家都认为他们的创作不但融入了国外文化,更多的其实是自小所受的以传统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一致认为,只有结合古今中外才能写出本世纪最好的华人文学作品。

       著名欧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计红芳教授,在为荷兰华人作家梦娜撰写的学术论文《古典、现代和民间语言的诗意融合》中就明确指出:

       凝练、雅致、押韵、写意的古典语言,是几千年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精髓和传承;鲜活、朴素、生动的民间化口语、俗语、歇后语、民歌等更是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移居海外的新移民作家,他们跨文化、跨语言、跨族群,来回穿梭于祖籍国与居住国之间,对不同语言和文化有着深切的体悟和理解,在作品中到处流露出迥异于中国大陆作家的精神风貌。但遗憾的是,很多作家追逐西方化的脚步,认为与西方保持一致就是国际化、全球化,其实鲁迅先生说得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唯有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作为在海外的华文作家来说,写好中国故事,传扬中国优秀文化,这是他们应尽的本职,而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古典诗词化语言的活学活用、对民间语言资源的善于运用等,则是一个优秀的新移民作家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来,新移民文学呼唤经典之作,已成为海内外华文作家的共识。2014年11月中旬,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开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嘉宾参加了这一盛会。中新社以《海外新移民文学呼唤经典之作》为题报道了这一活动。

       大家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作为新移民文学的早期代表作,周励创作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与曹桂林创作的《北京人在纽约》,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在不少海外华文作家眼中,这些经典作品也对他(她)们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新移民文学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受到海内外读者以及学者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褒奖。

       然而,对于新移民文学中是否存在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经典之作,华文文学界一直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乐观者认为,新移民文学经典的春天已经来临或即将来临;保守者则坚称,迄今为止新移民文学经典尚未产生。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少川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所谓文学经典,首要的自然是作品本身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淘洗,但此外也需要“发现者”和“拓荒人”。“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也很难有一个公认、固化、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认定、评判文学经典。”尽管如此,在江少川看来,移民文学仍是孕育经典的文化土壤。他解释自己的观点:在华文文学领域,新移民作家从祖国移居他国,在移居国他们被视为少数族裔或“他”者身份,用华语创作更是远离了当地主流文化系统。但也正是这种边缘状态恰恰给新移民作家提供了滋生文学经典的土地与温床。“新移民作家经历过原乡与异乡两种不同的人生体验,在创作中也就具有了双重的人生视野,这对于文学而言是异常宝贵的。”此外,新移民作家通常具有良好的双语能力,能够比较顺利地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优良之处,这些因素都为新移民文学的经典问世提供了坚实基础。还有一些研究专家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涌现出优秀而富有才情的作家,新移民作家也不例外。但遗憾地是,纵观海内外学界,对新移民作家这一群体以及作品的解读、阐释、评价和研究都为之甚少,这与新移民文学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实绩实在不匹配。不少专家呼吁:文学经典的出现,实际上更需要海内外的学者、评论家们共同努力。

       早在2010年,旅美华人作家、著名文学评论家陈瑞琳女士,就曾把海外华裔文坛女作家中的严歌苓、张翎、虹影三人誉称为“三驾马车”。这一提法在文坛引起很大的影响。有人评价说,陈瑞琳女士的提法,是呼唤新移民文学经典的第一声响亮的集结号。

       但是,仅靠这一声呼喊显然还不够。窃以为,海内外学者、评论家,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尽快集中学术队伍,谋划研究策略、路径和方法,甘做、善做新移民文学经典的“伯乐”。这也是海内外所有华人的殷切希望和期待

       作者简介:

       王继庭 《华文月刊》总编,江苏北鸿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笔名万俟轩、古彭万俟轩。曾先后涉足医疗、教育、金融、行政、新闻、出版等领域。20世纪70年代初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0余万字。已出版小说、散文、纪实文学26部。2015年投身影视,创作百集电视文学剧本《乾隆四访徐州》1部,电影文学剧本10部(已拍摄3部),微电影文学剧本12部。另有《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朝鲜最后一战》《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等理论专著多部。近年主攻近代战争史、佛教文学史,同时撰写杂文及相关论文1000余篇。

版权声明:
中国国情在线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均为用户发布或互联网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gqdtck@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