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就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深入了解新时代治水思路指导下黄河中下游水安全保护治理成果和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2024年7月,河海大学“黄河中下游水安全调研宣传实践团”前往河南郑州、洛阳、三门峡、兰考等地开展实践调研。
实践团在各地合影
专注技术深度,对话治黄专家
深入访谈交流,洞察发展态势。实践团走进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及其所属河务部门和沿黄乡村,就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防洪措施、供水保障及其生态恢复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围绕黄河中下游水安全现状和面临挑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深入对话,实践团队对黄委各级在防汛抗旱、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果有了全面了解。
通过与黄委原副总工李文家座谈,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了解了黄河的形成、历史变迁、文化影响、治理情况等。在黄委规计局,实践团听取了宋华力处长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情况的介绍,全面了解了黄河流域防灾减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在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实践团听取了保护院工程环评办公室副主任张迪关于古贤工程环境评价的介绍,对重大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及黄河保护治理带来的生态效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兰考河务局和惠金河务局,通过现场考察和座谈交流,学习了黄河防汛抢险基本知识,了解了基层河务局在防治水旱灾害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面对的困难。
李总(黄委原副总工)介绍黄河保护治理经验
宋华力处长介绍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张迪副主任介绍古贤水利枢纽环境评价工作
实践团与惠金河务局座谈
筑坝安澜守水脉,启闸引黄润苍生
探索大坝巍峨,见证人类智慧之壮举;漫步引黄闸畔,感受黄河之水润心田的温柔与力量。实践团来到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和兰考三义寨引黄闸,深入一线,参观大坝、地下发电厂、发电洞、泄洪洞群等工程设施,身临其境感受大国工程的宏伟,了解黄河干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架构、内部设施布局及运营维护状态。实践团深入体验了水利工程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认识到了水利工程设施对保障国家水安全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作用。
在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实践团了解了三门峡水库的历史沿革,深刻认识到其作为治黄工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实践团参观了发电站、拦河大坝、进水塔、泄洪口等并深入了解了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工程建设以及其建成后在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的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三义寨引黄闸,实践团通过亲身走进三义寨泵站的集控中心并在相关负责人的讲解下,了解到改建后的三义寨引黄闸相较于之前,采用了更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和精准度,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促进了灌区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聆听村民期望,共绘振兴画卷
走访乡村听民意,共绘发展新篇章。实践团队深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沿线乡村,就农村供水水质、区域洪水发生概率、水利工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议题与村民进行深入对话,了解村民的生活现状与需求,收集他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期望与建议。
在兰考县的张庄村,实践团走访了当地村民,收集了他们对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看法和期望。通过与村民的沟通,实践团成员全面感受到母亲河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水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在郑州花园口村,实践团向当地居民分发调查问卷,实践团成员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了黄河水情对当地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沿黄群众对黄河历史洪水的认知程度和关注度。
紧跟科技潮流,领略创新之美
探究科技前沿,体验数字黄河的独特魅力。在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大厅,相关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科普了智能监控、智能管理系统等专业知识,了解黄河水量实时动态监测流程。通过实地参观模型黄河基地的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区域,实践团成员深入学习前沿技术与智慧水利研发成果,了解水土保持实验模型。数字黄河,是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是现代与传统的深情对话。
情系江河安澜,传承黄河文化
回望历史长河,汲取智慧之光。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还参观了廉政文化长廊、花园口记事广场、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公园,通过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和生动的视觉叙事,深深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治黄取得的伟大成就,全面感受黄河精神的时代意义。
在廉政文化长廊,实践团学习古今治黄人物清廉为政、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感受黄河治理的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参观花园口记事广场,实践团成员了解了1938年花园口决堤事件这段历史的背景和影响,被中国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外来侵略时的坚韧和勇气深深感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在防洪、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而骄傲自豪。在黄河博物馆,实践团参观了与黄河治理相关的展览和历史文物,博物馆的馆藏中包括了大量关于黄河治理的古籍文献,如《尚书·禹贡》中的“禹河古道”,此外,还收藏有反映黄河治理实践的总结性文献,如明代《河防一览图》和宋代黄河分段管理的界碑—埄堠碑,这些文物展示了历代中华儿女治理黄河的实践历史。在黄河文化公园,了解到黄河的起源、流经的地域以及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黄河文化公园通过展览、活动等形式,弘扬以黄河为代表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现了黄河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在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实践团成员体会到新时代治黄人以智慧为舟,勇气为桨,在黄河保护治理新征程中破浪前行。
实践团参观花园口记事广场
实践团了解黄河流域遗迹
实践团了解黄河下游地上悬河
结合河海大学水利特色及国家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为进一步提升治黄人才素养,助力黄河中下游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促进校企共同发展,“黄河中下游水安全调研宣传实践团”与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兰考河务局、惠金河务局等单位举办河海大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签约共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河海大学后续与各单位在黄河中下游水安全方面的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社会实践、学术研究等领域开辟了新路径。
进入新时代,河海学子当秉承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殷嘱托,坚持“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积极投身国家新时代水安全发展建设,为黄河中下游防洪、供水、生态安全建设贡献河海智慧,展现青年风貌!
(文稿:陈军茹、袁旭、贾舒雅,图片:周子芮、吴晓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