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送新兵,满腔热血踏征程。3月16日,内蒙古巴彦淖尔2025年上半年新兵正式起运。上午7时整,伴随着雄壮有力的鼓点,入伍新兵在巴彦淖尔军分区民兵训练基地集结列队,他们身着军装,身披绶带,胸戴红花,步履铿锵、整齐列队。在军分区门口两侧,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锣鼓队员们精神抖擞,排着整齐的队伍,为欢送新兵鼓足干劲。
为表达对新兵的真挚祝福,激励他们将青春热血化为报国之志,巴彦淖尔军分区在新兵起运前举行了革命功臣欢送新兵活动,邀请巴彦淖尔籍革命功臣、驻市军警部队为即将奔赴军营的准新兵送行。
在欢送仪式上,新兵们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怀揣着光荣的军人梦想,整齐划一走过“从戎门”,在签名墙上郑重的留下自己的“强军签名”。在现场指挥员带领下,7个旗县区的新兵相互进行了激情澎湃的拉歌,响遏行云的歌声中洋溢着新战友参军报国、建功军营的豪情壮志。军地有关单位和驻市高校还聚焦“不负韶华、筑梦军营”主题,精心准备了歌曲、舞蹈、相声、三句半等精彩节目,全体战友们跟着专业歌手齐唱《强军战歌》,将文艺表演推向高潮。
英模功臣引领从军之路。当军分区领导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位老奶奶名叫刘凤珍,她动情地为新兵们讲到,“我的老伴生前是一名军人,他16岁入伍,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又在锡林郭勒盟剿过土匪、救过百姓。”
虽然年纪将近九旬,刘凤珍老奶奶依然身体健康,眼神依旧刚毅坚定。回忆起老伴当年的英雄岁月时,老奶奶显得十分激动,“他身上的枪眼是他作为军人最大的光荣。”她对新兵们寄语到“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的年纪是我的重孙辈,当年你们的太爷爷辈,他们用老枪杆打豺狼,今天你们手握钢枪保边疆。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刻在骨子里的保家卫国”。
当天,她除了应邀来参加新兵欢送仪式,鼓舞即将入伍的新兵外,还为新兵们带来了一段短视频。曾经的老战友、老部下康明魁得知老奶奶要去送新兵,他在参加仪式的前一天晚上主动录制了一段短视频。
视频中,康明魁老英雄胸前挂满荣誉奖章,他回忆起辽沈战役时,他们骑三师某营缴获卫立煌部一部电台,为指挥部精准掌握卫立煌部行动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特等战功的英雄事迹。他伸出大拇指为即将入伍的新兵点赞,说到,“孩子们,戎装上身去拼搏、去奋斗,祖国为你们骄傲,父母为你们喝彩,我们为你们点赞”。
康明魁老英雄和刘凤珍老奶奶两个家庭的情谊从解放战争中一直延续下来。刘凤珍老伴去世后,康明魁老英雄每隔一段时间都去看看望在世的老战友或老遗属,经常一起聊聊当年参加战斗的故事。
受老人的影响,刘凤珍老奶奶的重孙子袁建齐自小就立志参军入伍、报效国家。今年20岁的他便应征报名,经过体检、政考和严苛的役前教育后,顺利圆梦军营。
“进入绿色军营,穿上太爷爷曾经穿过的军装,接过太爷爷曾经扛过的枪,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袁建齐如是说道。
据悉,近年来,巴彦淖尔军分区始终注重大力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严格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让现役军人后顾无忧,让退役军人更有尊严,让参军报国无上光荣。为提高广大应征青年适应部队的能力,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应征青年的参军热情,通过“上红色课”筑牢青年献身国防的思想觉悟,组织参观党史军史长廊,激发青年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怀,“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让青年感受参军入伍的光荣和自豪,激励他们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军旅生涯。
作者:赵五州、幸树矿、魏漠霖、单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