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河北省医养结合促进会主办的“第四届京津冀医养结合发展论坛”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品质为基、安全为盾——养老机构质控与风控双防线实践探索”,来自北京、天津及省内的专家、学者、养老院长及康养机构代表约200人参加和聆听了会议。本次会议与中国国际养老院院长联谊会同台举办,
国家老龄办原副主任阎青春同志,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李佃贵国医大师,中国国际养老院院长协会刘蕴华会长,河北省老龄协会会长郑晓铭,河北省医养结合促进会吕金仓执行会长、袁野秘书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大会主分会场分别由全国人大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丁玉贤同志,燕山大学刘邦凡教授,保定理工学院原党委书记王景明教授,陕西秋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曹鹏总经理,河北省医养结合促进会质控分会李素霞主任主持。
论坛重点强调了当下养护机构的内涵质量建设与控制和安全风险预防与管控等相关内容,同与会专家共同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杜鹏教授专门就“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同”进行了授课,重点指出:京津冀在养老服务产业集聚中的定位区别,北京集聚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医疗卫生资源、专家智库资源、养老服务人才和活跃的老年消费群体,创新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全链化、高端化、驰名化,推动形成京津冀养老服务领先优势。天津、河北发挥环京区位和土地、人力要素优势,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河北可承接京津跨城养老需求,并可依据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等基础,有条件做大做强康养旅居产业。
同时,他介绍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行业行动方案》、《关于推进京津冀养老政策协同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强调按照“标准协同、结果互认、同质同标”的原则,加快三地养老政策协同共享;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原则,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实现京津冀养老服务有效衔接、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互认;加快推动在京优质养老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向津冀地区延伸布局,等内容。
河北省医养结合促进会执行会长吕金仓博士,专门介绍了河北省医康养政策体系和医养结合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京津冀医养结合联盟成立和推进工作。据他介绍,2024年8月20日京津冀医养结合联盟成立,这是统筹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项国家战略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推动人才、信息、资源等共享、互通、共赢,推动三地医养机构一体化管理和同质化发展,提升区域医养水平。2025年4月25日,“京津冀提升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创新老年健康医养服务模式,促进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助力老年健康医疗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这将为三省市老年人健康养老事业做出更多贡献,并助力区域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吕金仓会长同时介绍了河北省卫健委领导下的“社区(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创建标准的内容和项目开展情况,指出医养结合的重心,正在发生从机构到社区,并从社区向居家延伸的趋势。开展医养结合,应重视“养中有中医”模式,将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中医适宜技术融入到为老服务当中去,丰富服务内容并提升服务内涵。吕博士提出了医养结合事业成功三要素:实力、情怀和专业团队。医养结合特色打造三要素:要体现医疗的专业与温度,要体现养老的情怀与刻度,要实现医养结合的特色与丰度。
自行业内的近50名专家、学者、养老院长、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在主会场和分会场针对当前养老行业的现状与挑战做主题或专题发言,分别提出前瞻性的思考与解决方案,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通过主题演讲、分会场专题讲座、模式分享、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与会代表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在互鉴共享中取得丰厚收获。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企业与专家、机构与社区、智慧医养与居家养护”的融合发展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的平台。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带回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养护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牢固树立“品质为基、安全为盾”的发展理念,为推动京津冀健康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健康养老模式贡献力量。(通讯员 臧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