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以宣传国情国力、关注民生民意为宗旨,为基层提供学习交流、信息咨询服务,系全国信息资讯服务类门户网。
编辑:朱小姐 投稿邮箱:gqdtck@163.com
中国国情在线

广播新闻人才培养的“五个一”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浏览:4615 发布时间:2010-01-29 09:26

     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有人这样说,“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新闻工作者要恰如其分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不缺位,不越位,就应该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求得思想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目前,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广播电台新闻队伍人数增长得很快,在职业理念、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是新闻宣传工作意识淡漠;有的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缺乏深刻认识;有的把新闻工作等同于普通职业,满足于写稿赚钱,养家糊口;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新闻报道不深不实甚至不准,更有甚者,还有人头脑里有不正之风存在。

  广播媒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传承好优良传统,改革创新?关键是要培养具有时代风采的广播人才。笔者认为,广播新闻人才的培养有“五个一”问题。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有个记者叫周伟,安徽人,是综合报道组组长。周伟的普通话大家不认可,但周伟下乡的热情和写出来的稿子,大家都认可。周伟下乡很少要车,他走出城市的那一刻,已经开始捕捉新闻报道的素材了。有一年,周伟和记者贾玉琢去通榆采访,在长途客运站里,他们发现了一群戴小红帽的农民,原来以为是出去旅游的,上前搭话才知道是当地劳动部门组织前往山东打工的农民工。那年通榆大旱,农业歉收,农民出去打工,收入有了盼头。由此,记者把农民工出门的紧张、兴奋、憧憬、期盼,都通过手中的采访机记录了下来,写出了一篇非常生动鲜活,同时也非常有价值的记者见闻和现场报道。从那时起,吉林省西部也就成了周伟他们常去的地方。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吉林电台播出的系列报道《吉林的西北角》就是在那里诞生的。

  下基层,不但能长见识,练脚板,更是挖掘创优题材的最佳途径。这几年新闻综合广播的获奖作品:《查干湖冬捕》、《新松花江上》,还有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华村的形象工程掺了多少水》等,都是基层报道出精品的例证。当然,下基层会非常辛苦,新闻记者不避寒暑、爬山过河,披星戴月是常有的情形。
二是要有一个课堂。新闻记者要终生学习。今年吉林电台组织了几次业务培训,让大家都受益匪浅。尤其是严格的考试主持人钟晓阅历丰富、知识面也很宽,大段大段的经典名作都能信手拈来,并能加以解读,这无疑都源于他长期的学习积累。

  三是要有一个师傅。如今,关于传帮带和教学相长,有些同志有顾虑,认为在张扬个性的时代,自己的那些东西是不是落伍了,因此,不轻易和年轻人深入交流。其实,做新闻工作,表面上是采、编、写、说的事儿,实际是德才兼备的事儿。吉林电台里有些阅力丰富的老同志、业务骨干,完全可以给年轻记者当师傅。他们的敬业精神、人格品质、业务水平,应该传承下去,对于广播事业来说,这同样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不妨对年轻记者做出一个“找师傅”的规定,形成一种传帮带的氛围。特别是广播很讲究声音的魅力,如何发声,准确地运用声音,是需要一些专业素质高的人指教的。有的年轻人,在学校学的专业与传媒毫无关联,但进到电台来之后,就因为谦虚好学,主动找老师求教,采、编、播的能力提高都很快,写报道、做节目有声有色。要使年轻人愿意学,老同志愿意教,调动起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央视优秀记者张泉灵说过,新闻记者头脑要冷静但心肠要热。新闻记者应该摒弃猥琐和浅薄,让自己心中充满阳光、充满爱。 “中国之声”资深记者白中华说,到了农民家里,就要像他家里人一样,吃啥,坐哪儿都别挑,如果你擦擦炕沿儿,再掸掸灰,那大概就什么也采访不到了。可见,优秀的新闻记者是万般皆好,情字当先,要对人民有感情,对灾难有怜悯,对生命和自然有尊重和敬畏。古人尚有“帘外潇潇竹,人民疾苦声”的忧虑,新时代的记者更应该坚守道义和良知,体恤百姓,担当责任。在这方面,我们任重道远。(责任编辑:朱士军)

版权声明:
中国国情在线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均为用户发布或互联网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gqdtck@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删除。